徐波:蜡染,无限可能

走进徐波位于安顺小西湖边上的“古裂”蜡染工作室,就被迎面墙上的蜡染作品所吸引。尤其是一幅《追月》:蔚蓝的海里,一群虾追逐着倒影在海里的光影……光影下大海呈现出深深浅浅的蓝,除去蓝色,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幅水墨画。而旁边挂的一幅观音像,好似黑白木刻,那种蓝已经深到黑了,最奇妙的是观音四周还发出灰色的光环,淡淡向四面晕染开去……这和我们日常所见的贵州蜡染太不相同了!

工作室的墙上挂了徐波的简介,他是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程师,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在介绍中,更多的是他在蜡染技艺上的创新,“为蜡染技艺开拓了新颖而深刻的表现领域”。确实,徐波和我们采访过的其他非遗传承人有很大不同,他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引人注目的是“创新”和“探索”。

       传统蜡染是生活的记录本

徐波生长在蜡染之乡的安顺,他也喜欢美术,曾到多所美术院校进修学习。1989年,他进入安顺蜡染总厂担任图形设计工作,当日常所见的蜡染和高雅的美术在徐波心中发生碰撞时,他的奇思妙想开始起步。三年后,徐波到四川成都的一家公司工作,在那里他接触了扎染。

据考证,蜡染起源于中国古代,最迟在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就已熟练地掌握了蜡防染技术,在东汉时,蜡染技术已相当成熟,到了西晋时已可以染出十余种彩色的蜡染制品,唐代蜡染已非常盛行,到南宋时蜡染花布称为“瑶斑布”。如今尽管机器印染花布已经空前的发展,可是蜡染艺术仍为人们所钟爱。尤其在今天,蜡染是贵州最为显著的文化符号。

徐波认为,蜡染是在比较封闭的农耕经济为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用自己织成的布,自己种成的蓝靛,自己养蜂的蜂蜡,来画成蜡染,传统的蜡染艺术与信仰习俗和民间生活相关联,图案以漩涡纹、方形回纹、大山、鱼、蝴蝶、太阳、星空等等为主,凡是她们眼睛所及的大自然的动植物都有可能入画。蜡染工序并不复杂,因此能普及到家家户户,蓝白色调为早期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但在今天,传统的蜡染图案显得比较单调,看上去生硬,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这些问题也局限了蜡染在现代生活中的流传与运用。

       当蜡染遇见美术

1993年,徐波回到安顺,创办了“古裂蜡染艺术工作室”。开始尝试把蜡染和美术相结合,把美术手段运用到蜡染中去,“绘画是你一落笔就能预知结果,边画,画面就开始呈现。蜡染不同,它有很多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可能改变你最初的设想,结果怎样,要到最后才知道。”徐波说。他自己动手,从设计、绘图、画蜡到染色,最后煮完晾干。每道工序的分寸把握,技艺的细微差别,他都去尝试。他说:“蜡染是总结失败的艺术,我所经历的每次失败都在为后来的成功打基础,蜡染虽然工艺并不复杂,正是这种‘简单’为我们后来者留下了很多探索的空间。”

二十年的探索与尝试,徐波发掘了蜡染的多种可能性。他用蜡染与扎染相结合,将传统的水墨画技法韵味融入蜡染中,创造了“水墨蜡染”技艺,拓展了蜡染艺术的表现领域。“水墨蜡染”用蜡染来表现厚重的“实”,用扎染来表现韵味的“虚”,虚实结合、主次分明、刚柔并济。这项技法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他又将藏传佛教中“唐卡”艺术运用到蜡染中,用蜡染的方式画“唐卡”。在徐波的工作室,我们见到了这类作品,狰狞与慈悲并存,极具视觉冲击力。他还运用蜡染技法重现了马王堆出土的《引魂升天图》,其技艺之高超,图案之丰富,令人惊叹。这幅作品也成为徐波工作室的“镇馆之宝”。他尝试把油画引入蜡染中,探索蜡染的视觉效果,运用华丽的色彩、甚至金箔装饰来进行尝试,他创作的《菊花》,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有光泽感。早些年,徐波还用布依族的土布来装饰蜡染作品,这种装裱形式做出的旅游产品一时风靡了安顺很多年,在旅游景点上,随处可见。

徐波认为,蜡染未来的发展要两条路并进。一是高端手工艺品,全手工制作、个性化设计、私人订制等等是其标志,这样的蜡染是艺术品,体现的是创作者的观念和价值。二是工厂与手工相结合,完整的加工设备、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蜡染是产品,是可以广泛进入生活。

现在,徐波考虑的是如何让蜡染生活化,他想开展个性化的家装设计,把蜡染运用到软装饰中,墙饰、桌布、沙发套、靠垫、窗帘等等,可以根据客户装修风格设计蜡染图案。但这个工作量仅靠他的工作室是无法完成的。好消息是,在我们采访徐波的时候,他刚刚参加了“安顺市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协会”的成立大会,未来,政府引导、搭建平台,建立手工艺品园区,集约化、标准化、高品质地推出安顺市的手工艺产品。

       非遗要传承更要探索

徐波说,蜡染艺术的传统造型手法、题材、内容、特征、表现技巧是需要吸收和借鉴的,但沉醉于传统、故步自封也势必要僵化。

他说,对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博物馆收藏,原生态历史的呈现,供人参观,供专家研究,了解自己的文化由来。一种是合理的开发利用,要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解读和链接传统。以商品化、现代化的语言重新诠释民俗文化内涵,蜡染要走向市场,进入人们的生活,这是必经之路。

徐波之所以把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为“古裂”,意即“传承”与“创新”,他说:“蜡染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技艺,这是‘古’,我们要继承。无法回避的是,传统文化在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中面临文化空间的萎缩! 如何让古老的技艺在新的时代能持续生长,需要‘裂’,‘裂’才会‘变’,才会有新的东西出来,赋予蜡染新的生命。蜡染创作对我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探索没有止境。”

徐波一直努力探索如何在东西方文化的审美取向上、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上建构联系,探索各种艺术手段,用最智慧的方式表现蜡染的精髓,回归它的本质,从而体现蜡染这项民族文化的价值。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