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介绍
张晓松教授
张晓松教授,女,1955年8月出生,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贵州旅游文化传播中心主任,贵州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作为世界旅游组织(UNWTO)在中国聘任的首位国际社会/文化专家,在《贵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任国际社会/文化专家;在新西兰政府援助项目“中国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中担任社会文化与评估监控国际专家;在世界银行“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项目——《社会文化影响评估、少数民族发展计划》中担任专家组组长。主持编制中国首部乡村旅游规划《贵州乡村旅游规划》。长期从事文化人类学、旅游学、文化/旅游产业规划、跨文化交流等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并完成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2015年获批立项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出版专著14部,发表论文30余篇。大型学术著作《符号与仪式——贵州山地文明图典》,对贵州山地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荣获2007年度中国出版政府奖。支持《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研究》,并作为该项目贵州子课题主持人、主持贵州省教育厅125重大科技项目:《贵州少数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产业化研究》、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招标项目:《贵州少数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品牌化与产业化发展研究》等。主持的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遗产传承、保护和妇女自主发展能力培育公益项目:“手牵手——为了我们的女儿”,荣获2010年度上海世博会国际展览局唯一公益奖(BIE—COSMOS奖)。以上工作引起了国际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为培训学员倾情授课
2017年10月13日下午,由贵州省文化厅主办和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承办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刺绣、蜡染)设计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了张晓松教授讲解《经典案例的讲解》。
深入乡村调研
张晓松教授是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原院长,作为人类学家的她从1992年开始走到田野中,研究贵州本土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张教授和当地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彼此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张晓松教授就以在贵州季刀做田野调查的案列讲述她对老手艺传承与发展的看法。她说:“季刀是贵州省凯里市与雷山县交界的一个寨子。当时去季刀是和新西兰共同做了一个发展乡村旅游的项目。到季刀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人们的生活环境特别的糟糕。”张晓松教授说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她认识了仰(苗语发音)。走访过程中,张晓松发现,因为贫穷的原因,很多当地的村民把她们结婚时候的嫁衣几乎全部卖光。张晓松说那些被卖掉的嫁衣是苗族文化的血脉和传承,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张晓松和同行的人立即决定在季刀村开展并实施“手牵手”项目中的“人与衣”计划。张晓松说:”因为我们知道等仰她们这一代走了,她们这一代人的衣服也会随着她们走了,这个村子的传统技艺也会随之消失,这个村子仅有的一点文化遗存将不复存在,传统文化连根都拔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村里的妇女们就一点一点的琢磨练习双针绕线绣,虽然很难,但大家却很认真。一年多后,张晓松教授到季刀村。“村里人悄悄地告诉她,说为她做衣服,说不让她讲,假装不知道。”又过了半年多,在“手牵手”计划实施两周年的时候,张晓松刚到季刀村,就被仰拉到了她的家里。“她让我穿上了一件连颜色都一样的,她妈妈当年给她做的嫁衣,说要送给她,向她表达感谢。她问她为什么要谢她,她说是她让她学会了妈妈的手艺,她很高兴。”后来,仰就和村里的其她姐妹成为了刺绣高手。各种图案的刺绣作品源源不断地在她们手上被创造出来。“看到她们边刺绣边唱歌的场景,她似乎有些内疚,她们带来的只不过是每月上千元的收入,而在她们的内心幸福竟如此简单。后来,渐渐地明白,这种传承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家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尽管微不足道,但这是实实在在的改变。”张晓松说看到她们脸上的笑容,她觉得自己一切的付出都显得那么渺小。
现如今,“古寨季刀”已经成为了贵州一个非常有名、非常有亲和力的旅游目的地。近几年贵州已经开始由政府主导,打开了文化宣传推广的序幕,正在迈开大步,让世界知道贵州。张晓松表示,贵州的文化和世界话语融合时要知道别人对什么感兴趣。“我们要请大家走进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文化推广时,合作、交流、分享、包容,这些是我们特别要学会的新理念,甚至是技术。这样的话能够帮助贵州迅速走出去。”张晓松教授在与我们分享这些故事中,同时也让学员打开了视野,用另一种视角看贵州和贵州的文化。
文字来源:杨晓英
图片来源:严景山
责任编辑:胡瑞波
文章来自:国际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