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蜡刀制作匠人:杨发顺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传下来的,为什么能够传下来,千古不绝、经久不衰?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户不绝是真魂。苗族文化遗产,是苗族人民的血脉,是苗族人民的精神家园,是苗族人民的根与魂。

苗族蜡刀制作是一项重要的民族民间工艺,是苗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对苗族文化的热爱和对蜡刀制作的好奇,于2015年5月13日我登门拜访了蜡刀制作匠人杨发顺老人。

timg-13

走进匠人 接触蜡刀

苗族蜡刀是苗族蜡染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承载着苗族人民的历史和生活信息,是苗族妇女描绘美丽苗乡华丽篇章的巨笔。蜡刀,在外人看来似乎小而简陋,其实不然,要将其制作得精致耐用却大有学问,艺术价值不菲。

蜡刀的主要成分是铜片,另一端缚在竹柄上,道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取防染剂(蜡)在织物上进行描绘图案。从薄铜刀片的规格上看,蜡刀分为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类型;从蜡刀用途上看,蜡刀分成一般蜡刀和推刀两种。

杨发顺老人是果几盖村苗族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他于1969年4月应征入伍,1973年2月光荣退伍回家务农和习艺至今。他十六、七岁就跟随叔父杨顺明学习蜡刀制作技艺,如今技艺精湛、独树一帜、成果颇丰,每年专卖蜡刀都要净赚3000元左右。他制作的蜡刀外型美观、做工精细、堪称一绝、经久耐用、实用性强。他的蜡刀主要是大方、织金、纳雍县内的苗族人民购买,也有一部分外出务工苗族人民带至贵阳花溪,其得到了广大苗族人民的赞许和认可。杨发顺说:“我的蜡刀优点在于捆得牢固、底板生成、铜质量好、经久耐用,这也是我的蜡刀受欢迎和畅销的奥秘!”

留住匠人 留住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掌握、擅长某些技能的能工巧匠的口传身授,民族的记忆,文明的脉络,才得以传承和发展。匠人们是历史的活化石。苗族人民这种以人为载体、言传身教的特点是艺随人走,苗族人民的许多珍贵的技艺,也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绝种、消亡。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是: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寻访日稀渐少的匠人,培育文化传承新生力量。

蜡刀制作,作为苗族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保护,而且需要继承、发扬和创新。杨发顺肩负蜡刀制作技艺重任,感到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如今他已66周岁,儿女长期在外务工,他不仅要制作蜡刀,还要干农活。谈到这里,他很期望把蜡刀制作规模化,研制新型机械设备打制铜片、制作蜡刀,用以代替手工劳作,提高生产效率,减轻身体负荷。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留住匠人,才能留住记忆,留住文化之脉。文化遗产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互相交流,才能文物化成。匠人们大多数年事已高,而且大部分生活在贫困民族山村,处境极其艰难。因此,要真正关心匠人们的生存状况,让他们在做好民间艺术文化保护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党委政府支持和人文关怀,痴心守护民族文化精神家园。

薪火相传 后继有人

苗族文化遗产蕴含着苗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内涵,体现着苗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传承,是连结民族感情纽带,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局面的文化前提和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苗族文化遗产,只有继承才能创新,而继承的前提是有效地保护,真诚希望苗族文化遗产有更好更快的发展。谈到蜡刀制作技艺的保护和继承,杨发顺老人满怀信心地说:“我的三个儿子都懂得制作技艺,尤其长子杨文武特别精通,相信蜡刀制作技艺会更好地走下去……”(作者:张崇龙    来源: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