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的制作流程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染缬工艺。它是利用蜡与水互相排斥的原理,使布上描蜡的部位因染液被蜡层阻隔而无法渗入纤维,故能产生图案的防染作用。这古老的工艺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原模原样保存至今。

贵州少数民族用来染蓝的蓝靛由植物蓼蓝制成。颜色稳定,不易褪色,保护皮肤,缺点是上染速度慢,只能在摄氏5度至35度之间的温度进行浸染。蓼蓝茎高约二三尺,七月开花,八月收割。把蓝草叶放在坑里或用大木桶发酵,并加入石灰水、草木灰中和酸性,加入田锈水以增加铁质,使颜色发青,还要喂酒使色泽鲜亮。

贵州少数民族蜡染的季节一般是在农历七八月份到春节,避开农忙及很冷的季节。传统蜡染防染材料常用蜂蜡、白蜡、枫香脂和石腊。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粘性好,用来描绘细线部分最佳,但价昂,可以与石蜡混合使用。

一 、布的洗练

蜡染所用的布料早期是用自织的麻布、棉布。后来用购买的机织白布。布的洗练,不论是自织的土布,还是从市场买来的洋布,都要经过反复多次的浸泡揉搓捶打清洗和日晒,不仅去掉天然纤维中所含的杂质,以及机织布时用的浆料,而且使原来又黄又粗的坯布,变得白净,光洁,细腻,便于点蜡和上染。有的先在用草木灰煮二三小时进行漂白,晒干。丹寨等地用蘑芋或白芨汁在布上均匀涂沫上浆,待阴干后,用光滑的牛骨或卵石磨光磨平,为画蜡做准备。

二、点蜡

以前画蜡用竹子削成,现在用来画蜡的工具一般是自制铜蜡刀,类似鸭嘴笔,但有的是平头,有的是半圆形头,宽约一公分,长约十公分,依据点的图案不同,大小形状不等,但都是中空,上缚细竹棍为柄。蘸蜡后,液贮在铜片之间,借铜传热,保持蜡液的温度。随着蜡刀在布上的推移,蜡液从中渗出,形成线条和块面。

点蜡,这是蜡染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关键在于"透".一定要使蜡液渗透到织物里去,透的要领在于掌握适当温度.温度过低,蜡液只浮在布面上凝结,染液就会渗入,轻则影响白度,重则影响纹样,如温度过高,蜡液容易晕开,破坏纹样线条.画蜡时,大多将布置于大腿上用蜡刀醮上蜡液“推画”。以前一般不打草稿,最多用稻秸杆或竹片测定距离,用指甲画出大致轮廓;现在也有用铅笔打草稿的。妇女们大多将画好蜡的布固定在一个竹圈上,形如一顶圆顶蚊帐,以防止画蜡部分折叠而产生裂痕;蜡液则盛在小铜碗或小土饭碗中,用木炭微火保温,约摄氏130。

三、染色

1.配制染液:配制染液的水,要用草木灰滤过。一般每五丈布用蓝靛五公斤,草木灰二十公斤。在缸的上端置竹编筛子,上铺稻草,将草木灰倒入,轻轻压实,缸口大约留十五厘米左右放水,水经过草木灰过滤入缸内,滴满所需染水约需三四天。然后撤去草木灰、稻草和竹筛。

在配好水的缸内先放蓝靛一公斤,加土酒半公斤,用竹竿搅匀,待其发酵。发酵的作用是将蓝靛中的颜色泡出来,适合温度为摄氏二十到三十度,夏季存放五天左右即可使用,冬季需要一二十天,染时还需用稻草、糠壳等助热保温。

2.浸染 入染前用温水将布打湿,慢慢将布放入染缸内,不断轻轻翻动,二十到三十分钟后,取出来晾干,让其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反应,再放入缸内作第二次浸染,这样下缸三次,便可去清洗,洗后晾干又继续浸染,浸的次数越多,颜色越深。浅色染两三次即成,深色要染七八次,甚至十多次。在最后几次浸染前还要刷豆浆一至两次,以提高染料的固着力。染色期间,每晚加蓝靛四分之一公斤左右,搅匀,为第二天继续染做准备。

四、退蜡

染好的蜡染织品,一般用锅加热煮沸水褪蜡,放少许苏打。蜡浮于水面用勺舀出或用纸、布沾蜡后取出,再放入60度左右温水中进行二次褪蜡,最后进入水洗。被煮落的蜡收集起来可以重复使用,被称为“老蜡”。

五、清洗

经脱蜡后,布上仍会有浮色,需经皂煮,然后在水中浸漂一昼夜洗净,晾干之后,整个蜡染的工序就完成了。

资料来源于汉声《蜡染》《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蜡染》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